1950年春天,快到5月份的时候,毛岸英准备回韶山冲。
毛主席神情严肃,把一笔稿费用双手递给毛岸英,跟他说:“你这次回湖南,得尽量帮帮那些日子过得苦的乡亲们。还有,替党去宣传宣传土地革命的政策。别忘了去祭拜你妈,好好给你外婆过个寿。跟你外婆说一声,我这次去不了了,让她别见怪。”
毛岸英离开后,毛主席站到窗边,眼睛朝着长沙那边看,心里头开始不停地琢磨起来……
【一、向振熙竭尽所能帮助毛主席】
1914年那会儿,毛主席头一回见到了师娘向振熙,也就是杨开慧的妈妈。虽说之前向振熙没见过毛主席,但她老从老公杨昌济和闺女杨开慧嘴里听到这个名字。在杨昌济眼里,毛主席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,文章写得顶呱呱,很多想法都特别独到。
那时候,毛泽东常和他的好朋友蔡和森、萧子升等人跑到老师杨昌济家里,一块儿聊学问、谈国家大事。这么一来二去的,毛泽东和向振熙就变得挺熟了。在一块儿待久了,毛泽东和杨开慧之间也悄悄地生出了情分。
1918年那会儿,杨昌济去了北京大学当老师。就在那一年,因为有了杨昌济的引荐,毛泽东进了北大,当上了图书馆的管理员。那时候,毛泽东工资很少,生活挺拮据的。特别关心毛泽东的杨昌济,就提议让毛泽东住到自己家里,杨昌济的妻子向振熙也很乐意地答应了。
1920年的时候,杨昌济在北京去世了。要说起来,在他走之前,可没少帮毛泽东的忙。他为了给毛泽东的新民学会拉点革命经费,专门给在广州军政府当秘书长的老朋友章士钊写了封信,求他帮忙。
最后,章士钊真的帮毛泽东搞到了2万块钱。但是,毛泽东自己愣是一分钱没动。他把这钱一分为二,一半拿去支持那些要去法国半工半读的学生,另一半则投进了湖南的革命活动中。
杨昌济去世后,毛泽东作为他的学生兼女婿,亲自操办丧事,把老师的遗体护送回湖南老家安葬。
回到湖南老家,毛主席着手搞起了文化书社。知道毛主席手头紧,向振熙二话不说,把家里的大半积蓄都掏了出来支持他。没过多久,向振熙又亲自牵线,让杨开慧和毛主席喜结连理。
向振熙对毛泽东的援手,真的让毛泽东心里头热乎乎的。说实话,向振熙老前辈连自己尊敬的老师杨昌济先生的丧葬费用,都拿出来支持给了毛泽东。
向振熙心里清楚,毛泽东是那种能让中国大变样的人物。
【二、毛主席对向振熙老人的关怀】
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后,他们先后有了毛岸英等三个儿子。那时候,夫妻俩把挣的钱大都花在了革命工作上,特别是毛泽东,他整天忙着革命事业。所以,毛岸英他们兄弟几个,小时候大多是由外婆向振熙来带大的。
1927年那会儿,毛泽东带着大家搞秋收起义,蒋介石就把他当成了最大的对手。因为抓不着毛泽东,湖南的那些军阀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杨开慧身上。杨开慧为了不被军阀逮到,还得秘密干地下党的工作,所以只能到处躲藏。这样一来,毛泽东的孩子们大多时候都是由向振熙在帮忙照看。
1930年的时候,杨开慧和毛岸英不幸被抓了。那时候,毛泽东正在井冈山,对这边的事儿一无所知。向振熙老人和她儿子杨开智,那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,想方设法地要救杨开慧出来。但很遗憾,尽管他们努力了,杨开慧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,牺牲了。
没多久,多亏了杨开智他们的帮忙,毛岸英总算是从牢里出来了。到了1931年春天,因为怕被国民党反动派盯上,六十多岁的向振熙,还有杨开智的媳妇,他俩亲自把毛岸英三兄弟送到了上海。
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,毛泽东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,忙得团团转,压根就没空回长沙看望他的岳母向振熙。
1949年,就在新中国快要成立的时候,杨开智给毛泽东写了封信。在信里头,杨开智说起向振熙老人,说老人现在还活着,身体也还行。毛泽东一听,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。虽然那时候国家大事一大堆,忙得不可开交,但毛泽东还是抽空给杨开智回了信。他在信里让杨开智帮他向向振熙老人问好,问问老人身体咋样。
在信里头,毛主席仔细讲了讲毛岸英和毛岸青他们工作咋样,生活过得如何。他还特地问了问向振熙老先生的身子骨还硬朗不,日子过得顺不顺心。
老人拿到毛泽东的来信,心里头真是暖洋洋的,特别受触动。
过了一个月,听说咱们党里的大干部王稼祥的老婆朱仲丽要回长沙看家人,毛泽东就专门找上朱仲丽,想让她帮忙带件皮大衣回长沙,那是他打算送给一位老人的。不光这样,他还给杨开智两口子每个人都备了一份礼物。
【三、向振熙晚年经常看毛主席照片】
1950年5月份,向振熙老人家里来了外孙毛岸英,她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。向振熙连着问毛岸英好几句:“岸英啊,你娶媳妇没?你爸和你弟他们都挺好的吧?”
毛岸英紧紧抓着外婆的手,连连答应道:“外婆,我成家了,爸和弟弟都挺好的,您可得好好照顾自己啊!这次爸特地让我给您捎了点人参来。”
1951年刚开始那会儿,杨开智他们晓得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时牺牲了,心里头直犯嘀咕,不敢跟向振熙老人说这事儿。他们担心,老人家年纪大了,听到这种消息会受不了。
1955年新中国搞起了工资制,毛主席从那时起,每个月都会给向振熙老人寄去生活费。
1960年的时候,向振熙老人迎来了他的九十岁生日,这事儿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。他赶紧给杨开智写了封信,还随信附上了一些钱和礼物。
杨瑛,向振熙的孙女同时也是杨开智的养女,她回忆起奶奶晚年时的情景。那时候奶奶身体还算硬朗,不怎么爱说话。她有个习惯,那就是喜欢读报纸。奶奶常常会拿起毛主席的照片端详,每到这个时候,她就会边看边露出笑容,嘴里还会念叨着“毛主席”这几个字。
1962年,向振熙老爷子离世了。虽说毛主席没能亲自回去参加葬礼,但他很快就给家里发了吊唁的电报,还给杨开智汇了500块钱。毛主席还特别吩咐,让向振熙老爷子能和杨开慧葬在一块儿。
老人离世后,遵照毛主席的吩咐,毛岸青经常带着老婆孩子回到长沙,去祭奠妈妈和外婆。每次去给杨开慧妈妈扫墓,毛岸青都会伤心得大哭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毛主席对待岳母向振熙的孝敬和照顾,真的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深刻感受到,这位伟大领导人的孝顺之心和对亲情的看重。同时,我们也明白,对于毛主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妻子杨开慧,他的爱是那么深沉,还带着深深的歉意。1931年,毛主席得知妻子牺牲的确切消息后,心里特别难过,把自己关在屋里好长时间。他写下了充满悔恨的几个字:开慧的离世,是我永远都无法弥补的痛!

